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09年第100万辆汽车在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总装车间下线,柳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内地第三个年产量突破百万辆的城市,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辆的地级市。这意味着,柳州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南方基地。
柳州市汽车产业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现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410多家,总资产318亿元,从业人员4.6万人,是“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公司整车生产线的城市。目前,该市拥有各类整车企业9家,其中具备整车底盘生产资质企业3家,专用车生产企业4家,低速载货车生产企业2家。已形成了微型车90万辆、载货车8万辆、多功能乘用车5万辆、专用车6万辆、低速车2万辆、发动机100万台的生产能力,培育出“五菱”、“乘龙”、“霸龙”、“风行”、“景逸”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知名品牌。
今年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完成519亿元,同比增长44.2%,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实现利税51.4亿元,同比增长92.5%。1-10月份,全市汽车产销量累计分别达到96.1万辆和9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8.1%和59.4%。
目前,柳州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整车企业的拉动下,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聚集效应,具备了发动机、前/后桥、变速箱、钢圈、减振器、制冷压缩机及空调系统、车身覆盖件、冲压焊接件等重要零部件的批量生产能力。市内配套率接近50%,微型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达62%;商用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在27%左右。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杨道喜在日前举行的柳州年产第100万辆汽车下线仪式上表示,汽车产业作为广西举全区之力打造的千亿元产业之一,其发展目标是在全区形成“一个中心、两大基地、三个体系”,即把柳州建设成为广西汽车产业集群中心。柳州作为广西汽车产业的领衔军团,要以年产突破百万辆为新的起点,壮大整车生产规模,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中共柳州市委书记陈刚说,未来柳州将借助作为东盟的后方制造基地的优势,进军东盟市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再投资60亿元,除了保持年产100万辆汽车之外,还要达到年产发动机120万台的生产能力,汽车行业总产值将达到900亿元,使柳州初步形成以整车及零部件为主的汽车工业产业集群,成为面向泛珠三角经济圈乃至东盟的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制造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