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2010中国汽车产业走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6 13:20:14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90    评论:0
导读

  产业篇  专家: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应多管齐下  提前进入“汽车大国”行列,带给我国汽车行业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沉甸

  产业篇

  专家: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应多管齐下

  提前进入“汽车大国”行列,带给我国汽车行业的不仅仅是喜悦,还有沉甸甸的使命感。如何减少“政策市”的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调整结构、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连串问题摆在面前。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需要中国汽车人做的还有很多。一些专家认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 应多管齐下。

  “由大到强”将分两步走

  “2009年可以看作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迈强的元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有望在2020年实现产业强国的梦想。”中国机械产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表示。

  张小虞还为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发展轨迹。我国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到强”将分两步走,第一步为调整振兴阶段,第二步为稳步发展阶段。在调整振兴阶段,要着力实现四个方面的调整任务:

  以开拓国内农村市场为主,调整市场结构;以自主创新为主,调整技术结构,使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乘用车比重占到40%,轿车达到30%;以节能减排及新能源汽车为主,调整产品结构,形成50万辆电动车产能,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的5%;以推动集团化为主,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形成二至三家200万辆规模企业。

  “由大到强”应多管齐下

  “由大到强”,已经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和关键词。一些业内专家表示,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由大到强”,亟待解决三个方面的短板。

  第一,加大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附加值。第二,做好产业布局和并购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第三,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升级的一个突破口。

  价格篇

  汽车价格战今年打不起来

  2009年国内车市井喷,销量大幅增加。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经济效益都不错,普遍赚到了钱。其原因一是总量增加,二是车价稳定,没有出现价格战。2010年车市增速将会明显回落,沉寂了许久的汽车价格大战会不会再度开打,国内车价会不会大幅下降呢?

  从产能方面来看,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许多汽车厂家纷纷增资扩产,并大幅提高2010年全年产销目标。江淮汽车销量计划增长150%,比亚迪预期销量翻番,北京现代、一汽丰田、奇瑞汽车等分别计划提高25%、24%、20%。综合各汽车厂家透露的信息,今年预期新增产销规模约600万辆,但从建设一条生产线到产品下线,最少需要一年多时间,因此新增的汽车产能今年很难见效,短期仍难以缓解产不足需的供求矛盾。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显示,预计今年国内汽车市场供应上半年略紧一些,下半年会有所缓和。价格监测中心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汽车价格受供给滞后需求影响,价格将以平稳运行为主,下半年随着产能陆续释放以及政策推动效应的逐步减弱,价格将会稳中有降,全年降幅将在0.5%左右。

  自主品牌吉利汽车曾被称作汽车市场的价格杀手,创下了国内汽车最低价格。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曾对笔者说,从2008年宣布战略转型开始,吉利汽车就不降价。不再以价格取胜,而是要以质量、技术取胜。

  广汽本田执行副总姚一鸣认为,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最终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良性竞争而不是恶性竞争。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价格战不应该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汽车厂家应该在汽车营销上下功夫,而不应该仅仅是降价促销。

  市场篇

  中小城市汽车消费有巨大增长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销售汽车中,七成多增量是由中小城市消费者贡献的。汽车二三级市场研究专家认为,2010年中小城市汽车消费依然存在巨大增长空间,将成为未来我国汽车消费最主要的增量市场。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表示,二三线市场有八亿人口已经进入了汽车消费的第一高速增长期。2009年汽车消费增长最快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较为发达的地级城市、东部富裕的县级城市及辖区。按照R值理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汽车消费普及的临界点,而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200美元,大量中等收入居民家庭具备了汽车消费条件,并正在陆续进行汽车消费。

  从汽车保有量的分析上,2009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5辆,但最为庞大的三级市场的千人保有量则仅为五到八辆,西部地区大量中等城市千人保有量还不到五辆。因此,虽然2009年呈现出爆发性增长,但中小城市保有量距离饱和状态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专家认为,中小城市汽车消费的巨大潜能远未释放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主体市场。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