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拥堵背后的原因不只是过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6 18:48:18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82    评论:0
导读

  “今天你堵了多久?”近几天,许多开车或者坐公交的市民见面第一句话,就会互相询问堵车经历。你要说堵了十几分钟,都不好意

  “今天你堵了多久?”近几天,许多开车或者坐公交的市民见面第一句话,就会互相询问堵车经历。你要说堵了十几分钟,都不好意思开口。不堵个几小时,都不能算经历过节前的堵车。

  9月17日晚高峰,全市140余条路段拥堵,打破了北京堵车路段的纪录,也掀开了这场“大堵局”的序幕。

  开局

  节日交通凸显“堵”

  “从内蒙古带了牛肉干,堵车路上吃了一斤。”堵得闲来无事的人,在微博上抒发着心情。据北京交管部门介绍,当天晚高峰,城区交通几近瘫痪。

  其实,堵车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从13日开始,北京的交通就进入了节日特点,主要体现在车辆上路率增大、早高峰提前、晚高峰延长。

  17日,北京交管局的路况电子显示屏上,城区路段几乎全部飘红。这次拥堵是积蓄了许久的爆发。13日起,北京市道路频发拥堵警报,从晚高峰70条路段飘红直到17日的140条路段飘红。

  据了解,主要有6个因素综合导致这次拥堵。雨天导致车行放慢、事故增多,加之限行的“49”尾号车少,又临近中秋还恰逢周末。更有有关部门指出,“节前的送礼习俗也加剧了交通问题。”

  困局

  车路矛盾将长久存在

  交管部门预测,两节前,路上拥堵的情况仍将继续。而拥堵背后的原因远不只是过节。

  现在,北京平均每天增加机动车1900辆,按照这个速度,明年就会超过500万辆,上路车辆数量达到不限行前水平,预计2015年,就会达到拥堵极限。

  面对来势汹涌的车辆增长潮,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的车路矛盾将长久存在,但这几年会突出显现,这主要是因为道路建设、公共交通、道路意识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

  北京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继孚说,与东京等国际大城市相比,北京不仅机动车增长速度快,而且汽车的使用强度也比其他国际大城市高出许多。在北京,汽车年平均行驶里程为1.5万公里,是伦敦的1.5倍,东京的2倍多,甚至比以汽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美国洛杉矶还要高。而在这其中,北京行驶里程低于5公里以下的汽车出行达到了40%,这完全可以由自行车等交通方式代替。

  北京有关部门对拥堵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尾号限行、封存公车、提高停车费等等,但效果并不明显。也许,在公共交通没有全面发展起来前,拥堵是北京必经的阵痛?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