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会后报道(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17 23:52:57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54    评论:0
导读

  2009年7月8日,北京用一场清凉的小雨迎来了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WPA)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隆重召开。

  2009年7月8日,北京用一场清凉的小雨迎来了第六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国际风能设备展览会(WPA)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隆重召开。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风电专业展会,为期三天的展览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45家企业,展会规模达25,000多平方米,在展览规模、展出品种和综合影响力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尽管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及自动化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作为应对危机,扩大就业的重要投资领域,新能源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以一支独秀的姿态,依然发展迅速,并“频接政策扶植的橄榄枝”。作为新能源的发展重点,风电产业更是迎来发展的热潮。

  本届亚洲风能大会汇聚了博世力士乐、力纳克传动、德国倍福、艾默生网络能源、ABB电气传动、贝加莱、堡盟电子、丹纳赫传感、福禄克、魏德米勒、易福门、久茂、大连起重重工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洛轴集团、中国中材集团等国内外机械设备制造、科研、配件、风电场开发、认证咨询、行业媒体等领域的领先企业以及首次参展的OCV,Rossi,Stanley,Glual,BASF,达诺巴特等企业。中外企业现场展出风电产业最前沿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涉及到控制、传动、伺服、传感器与仪表、通讯等几乎全线自动化产品类别,包括风电机组、电气控制、线缆、软件、测量、叶片、材料、齿轮箱、减速机、塔筒等,以及相关风电设备的维修检测、咨询及投资等配套服务在内的完整风电产业链。由此可洞悉全球风电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展会同期,还举行了多场异彩纷呈的技术交流大会和专题研讨会,包括中国风能装备制造业大会暨中国风电产业投融资论坛,风能技术专题、投融资与绿色能源专题、海上风电及风电场开发技术、风电并网等。各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优秀企业、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等代表与风电领域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风电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月8日举行的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张相木司长在分享了我国风电产业良好发展的喜悦的同时,给风电发展也打了一剂预防针,“广大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还没来得及充分享受春天的温暖,就已经感到了冬天的气息”。目前风电产业在一路高歌猛进的现象下,很多问题已经凸现:一个是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我国风电机组制造企业从2004年只有六家,快速发展到2008年的70多家,大部分是新的企业。目前只有20家有成熟产品下线,其他大部分企业处于建设和产品使用阶段。二是重复建设、重复引进严重。三是自主创新仍需加强,我们急需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不同风场的特色产品。 四是风电标准和认证体系亟待加强,尚未建立制造、认证使用的健康、科学体系。

  据测算到2010年七十来家风电制造企业,完全能实现产能达到3500~4000亿千瓦,尽管2008年产生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今后十年风电制造可能维持1000~1500亿千瓦之间,因此我国风电企业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风电设备市场必将迎来买方市场。国际风电产业呈现明显的特征,风电设备制造商一体化、国际化、大型化发展,兼并、重组频频发生,产业提升度不断上升,全球竞争日益激励,市场将进一步向资金雄厚、质量优良、服务到位发展。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武钢先生站在企业家的视角,针对当前形势,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国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比如很多生产叶片,轴承的高新企业,因为风能产业的拉动,而有了新的突破。风电带动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从制造、冶金系统等基本进入风电产业。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谈到面临的挑战时,武钢指出了风机设计制造基础比较薄弱及电网建设和发展不匹配两点。中国制造业特点是比较注重产业化,企业在追和赶的状态中更看重高速成长、高速发展,很少有企业会冷静下来搞基础研究、基础实验,技术就是国内企业的软肋。他认为,未来几年里,可能电网变成突出的问题,加强电网之间的相互协作是很重要的工作。

  针对目前国内风电产业中的问题需要三、五年才能发现这一特点,武钢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努力:

  首先要从系统要把产品质量提高,提高的同时降低它维护成本。现在投资商更多关注的是买产品的价格,而在整个寿命期里边,维护成本占到40%到70%,这主要取决于产品质量、维护质量。因此作为设备供应商来说,肩负很大的责任。

  第二是有自主知识产权。随着全球一体化,自主知识产权不一定是决定的东西,最关键是掌握自己自主更新的变化。像金风科技开发的直驱永磁技术,直驱永磁式风机不需齿轮箱,故障率低,并能提高风机效率。

  第三要关注市场上的问题,让更多风电进入电网,必须按照电网游戏规则来做。欧洲市场正在新一轮对风机技术要求,要求非常苛刻。对调压、调频、无功输出都有具体的要求,最终要求风电设备和其他火电一样调节能力,这是它最终的目标。这个规范西班牙已经开始实施,留给我们中国制造业时间不太多,我们必须面对它。

  与金风科技一起,在风能装备市场占有率上占据半壁江山的大连重工、东方电气两家企业的掌门人也在大会做了精彩的报告。作为国内风电行业的龙头,这几家企业的实力是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无法匹敌的,而中小企业却能从这些大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觉察到市场动向和行业趋势,做出及时的调整。

  针对目前全球绿色能源的“追风逐日”热情,本届大会还专设了太阳能行业的交流专题,希望通过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历程,找到风电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7月9日和10日的风电技术专题研讨会,从风电整机技术,风电零部件技术,变桨系统,控制及传动系统等不同层面介绍风电技术的发展状况,海上风电及风电场开发技术和风电并网技术,着手于现在风电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广阔而深入的探讨,为我国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经过5年的沉积,亚洲风能大会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不断聚焦世界的目光,WPA也将为中国风电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作者:国际工业自动化网编辑 李敏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