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要闻
本周特别新闻:今年的5月12日是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日子,在一年前的那天,里氏8级的地震使四川大部分地区夷为平地,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痛苦不只是四川人民的,重建也不只是是四川人的责任,恢复并发展灾区,实现整个中国的振兴,是十三亿中国人甚至全球华人的责任。为此,以下特别从化工层面总结了一年来的重建成果以及展望未来规划。
特别专题:
废墟上的希望——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本周企业新闻亮点:本周,吉林化纤集团职工的集体中毒事件引起了化工界的轩然大波,将苯胺产品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由于该集团职工怀疑隔壁吉林康乃尔化工的苯胺泄漏所导致,因此,康乃尔公司被要求关停装置,致使其对于烟台万华MDI生产原料苯胺完全断供。
吉林化纤集团1000多名职工气体中毒
近日,吉林化纤集团1000多名工人相继出现头晕、呕吐、嘴和手脚发麻、嗓子发干症状,严重的会突然倒地。当地医院人满为患,12日一天接诊患者超过700人,人们怀疑是附近一家化工企业排放的“有毒”气体造成。
康乃尔暂停对万华苯胺供货
吉林化纤集团的千余名职工中毒事件,引起轩然大波,究竟是否缘于一道之隔的康乃尔化工有限公司还不得而知,但是,就装置情况来看,康乃尔苯胺装置的停车,直接导致其对于万华的断供。
吉林化纤“中毒事件”导致部分装置停车
从5月4日开始,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多名工人相继出现头晕、呕吐、胸闷、嗓子发干等症状。怀疑是不明有害气体侵入厂区内所致。现股份公司有55名员工住院治疗,397名员工在医院打针观察治疗,造成股份公司长丝生产线从5月13日起停产(短丝生产正常)。
康乃尔化工污染调查:苯胺项目四年复活
继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之后,吉林市再次出现化工污染事件,自4月23日以来,已造成数百人中毒,161人住院。与2005年相似的是,这次的“肇事嫌疑者”也是吉林市内的苯胺工厂。
[DividePage:NextPage]
吉林化纤中毒系心理因素所致
5月14日下午,医学专家组对吉林化纤集团部分职工和附近居民因接触不明气体出现身体不适反应事件做出调查意见,认为此次事件可以排除化学物质的毒性所致,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
吉林化纤:我们很难接受专家的调查结论
“我们很难接受这个结果。”吉林化纤董秘徐建国说。
在经过7、8天的走访和考察后,卫生部专家组14日16:30宣布了对吉林化纤的“职工中毒事件”的结论:排除康乃尔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的可能,目前并未找到病因。从检测结果看,职工出现不适可能是心因性疾病造成的。
本周其他新闻
巴斯夫路德维希工厂拟缩减工时
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昨日表示,将在未来数月内对其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20家生产工厂和服务部门1000名左右员工采取缩减工时措施。
亨斯迈TPU新品即将亮相09国际塑料展
亨斯迈聚氨酯公司即将于6月22日至26日美国芝加哥拉开帷幕的国际塑料展览会上展示其创新热塑性聚氨酯产品。即将亮相的新品将展现亨斯迈公司四个主要技术平台
博苏化学MDI装置7-8月间检修
博苏化学(Borsod Chem)位于匈牙利Kazincbarcika的MDI装置将关闭进行常规检修,预计在7月和8月之间为期约3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