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汽车电子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3 16:03:55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79    评论:0
导读

  面临的机遇  技术处于转型期。国外汽车电子一直采用分散迭加的技术路线,新增一个功能就需新增一个电子装置,在电子信息技

  面临的机遇

  技术处于转型期。国外汽车电子一直采用分散迭加的技术路线,新增一个功能就需新增一个电子装置,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汽车功能需求日益增多的今天,一部汽车已配备了大量的由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电子装置,使得汽车电子产品的整体成本越来越高,许多新技术因整车厂商无力消化新增成本而束之高阁。虽然国外认识这一问题,但因起步早、已形成产业规模大,投入多,包袱重,只能采用分步集成等渐进的发展路线。根据国外汽车电子微型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上述难题,结合国内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与汽车电子的发展现状,大力发展集汽车电子控制、信息处理、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汽车电子产业,是推动我国汽车电子技术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出现了新的技术需求。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对汽车电子产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为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提供了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而十六大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工程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技术基础逐渐增强。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经过多年的自主研究和开发,在集成电路、系统与应用软件、电子控制、信息处理、移动通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方面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建立了一支技术人才队伍。

  存在的挑战

  基础差,底子薄。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单一的载货汽车产品到载货汽车、客车、轿车各种车型全面发展,但是总体上"散、乱、小"的格局,产业基础比较差,综合竞争力还比较弱小。

  集成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已有一些企业从事汽车电子技术和相关产品的研发,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工程实施过程中还要面对许多技术难题,特别是集成创新能力和生产力转化能力较弱。

  国外技术壁垒业已形成。根据我国加入WTO的协议规定,我国各类车的进口关税将由目前的80%~100%,降至2006年的25%,下降的空间非常大。这势必带动中国国内汽车电子销售价格长期大幅下调,使本来底子就薄、整体经济效益不高的中国汽车电子业受到影响。我国汽车电子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汽车电子厂商方式进入中国,他们品牌的知名度、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能力等都给中国起步较晚、技术较差的生产厂家带来了新的竞争与挑战。

  标准与知识产权意识不强。我国关于汽车技术和产品的现有标准还比较少,厂家遵守标准的意识也不强。汽车企业和相关研究机构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差,对技术研发成果相关专利申请不够积极。国内外申请人在专利申请的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国外专利主要为在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等企业所拥有,而国内公司的拥有的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表l反映了目前我国国内汽车电子专利拥有现状。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