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的物流发展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6 00:16:43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07    评论:0
导读

  为了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适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体系结构,将物流中的JIT的思想运用到零部件

  为了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适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体系结构,将物流中的JIT的思想运用到零部件的实际配送过程之中,建立一条快速、高效的零部件生产加工的道路。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分散、竞争无序和技术水平较低等状况。这些直接影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而造成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就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有着密切的上下游关系,垂直一体化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体制直接影响其发展的规模,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的格局导致中国汽车零部件的无序竞争。因此如果想要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建立适合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体系结构,将物流中的JIT的思想运用到零部件的实际配送过程之中,建立一条快速、高效的零部件生产加工的道路。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呈现出来的整体状况是:散、乱、差,零部件产业的“散”尤为严重,汽车零部件厂家遍及全国各个角落。我国汽车零部件形成目前这种严重分散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地方保护主义下乱铺摊子、乱上项目,缺少有效控制措施;二是中国汽车工业很分散,而各汽车公司又强调零部件自成体系;三是管理不力,主要表现为对零部件质量管理不严,一些质次价低的零部件仍然有生存空间。

  造成以上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整零关系。这种关系基本上是以整车企业为核心,多层零部件企业环绕的环状结构。其形状近似一个箭靶,靶心为整车生产企业;第二环为核心零部件企业;第三环是骨干零部件企业;第四环是协作企业。核心层零部件企业一般由直属专业厂和全资子公司构成,整车厂商享有对零部件厂商完全控制权,也是整车厂商的核心能力所在。骨干层企业有相对独立的法人资格,其生产活动要服从整车厂商的整体部署。

  整车厂一般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控制管理骨干层企业,他们与协作层企业仅是零部件采购与供货的契约关系。一般的协作方式是在每年的年初,整车厂与协作厂确定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整车厂商一般会选择两到三家供应商,使之充分竞争,通过市场的检验,选择与最优者合作。零部件产业的空间布局围绕整车企业分布,相对集中。例如,吉林等地区的零部件企业主要围绕一汽配套,这种布局的形成有产业布局需要的原因,也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竞争的加剧,这种按某个整车系统配套的体系正在被打破。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

  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与整个汽车工业特别是整车厂的发展休戚相关。前面已经指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核心问题是协调整车厂与协作厂的关系。而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这种关系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以竞争为基础的传统模式;二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根据目前世界各国汽车工业整车厂与零部件厂协作形式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任务和现状,我认为: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以合作为基础的配套模式,并运用物流配送领域的JIT生产模式。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稳定整车长和协作厂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JIT配送模式的实现,可以将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在零库存、零次品的目标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合作方式。

  从全球这个大的背景来看,在市场机制较为完善的国家,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在无形的“手”的调节下发展的。与众多的零部件企业相比,整车厂往往拥有更多的市场力量。所以,当市场出现意外变化时,整车厂往往会牺牲零部件厂的利益来保护自己。因此,从总体来看在欧美模式下零部件产业要发育成熟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而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既依靠市场力量,又不完全依靠市场力量,整车厂与协作厂互相信任和合作,调动双方的积极性。既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又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零部件产业。日本的发展经验说明,以合作为基础的配套模式,能够使落后国家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这种合作模式中,可以很好地运用JIT、精益生产方式、准时生产制等等,这也正好是符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思想,在目前我国汽车零配件市场并不健全的条件下,与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零配件的市场,提高生产效率,还不如通过合作方式的改变,依靠合作方式来对双方进行限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更好地将一些先进的生产理念灌输其中,这是中国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应该走的一条道路。

  三、中国汽车零配件企业JIT管理的基本流程及解决方案

  (一)JIT管理的基本法则及框架

  所谓“零库存”管理法则,即为“适时管理”(JUST IN TIME),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看板(KAN BAN)管理,汽车零配件厂商如果要实行JIT管理,最重要的是要以“彻底消灭浪费”为基本框架,并辅以“各种降低成本的改善活动”为重心。此项活动的两大支柱是JIT和自动化。

  JIT是指“以必要的零件、在必要的时候、以必要的数量、到达生产工序”,因此有人将JIST IN TIME译成“恰好来得及”管理方式,这样可以免除制造过程的浪费、库存浪费及等候浪费等。针对中国目前的汽车零配件生产的实际情况,给出中国汽车零配件JIT管理的基本框架流程:

  1.流程工程:尽量减少物料的停滞,让物料顺利地流转下去。

  2.平准化:使生产的品种及数量彻底地吻合。与之相反的方式是“糍饭团”式的管理,总使每批产品做得多一点,以致每批产品的库存量很大。

  3.标准作业化:即有效地组合人、物、机械,以快速、安全、便宜的方式进行工作,保持流程生产畅通,使计划能够实现。

  4.目视管理:为能够彻底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异常情况,每个员工都必须随时注意看清问题的所在,并及时给予解决。告示板及警世灯就是目视管理的工具。

  (二)JIT管理的基本原则

  依据目前中国零配件企业所存在的根本问题,以及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结合MRPII/JIT的理论,提出一个以解决库存问题、规范生产计划制定、提高销售管理水平为核心的解决方案,并确定以下原则:

  1.生产预测分为代理订单预测和临时订单预测,生产主要满足代理订单(占全部订单的80%),对于临时订单(20%)通过预测、加班生产平衡。理由是20%的临时订单按天分解,平均占每天生产量的17%。

  2.基本保证除有限的几种原材料外,企业的原材料库存为零,成品库存很低。理由是原材料90%以上能达到当天到货,其它10%的原材料供应商可以给予一定的回款周期。

  3.公司必须对订单进行跟踪,跟踪发货、回款、退货情况,能够及时反映市场需求。汽车零配件厂商必须加强和整车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双方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双赢”。

  (三)汽车零配件企业JIT管理的具体实现方案

  1.与汽车零配件厂有关的外部问题的解决是厂商必须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协调其与整车厂之间的关系,整车厂能够与零配件厂合作,给出产品需求的提前期,并在零配件厂要求的回款期限内回款。对于原材料供应,应保证供货质量。在工厂内部要加强质量成本意识,销售部门要及时、足额发货。具体的解决办法是:公司一方面建立订单、发货、回款的跟踪制度,借助计算机系统建立及时报警系统,并分门别类进行统计(按客户、区域、产品型号、销售代表),同时工厂建立不同的回款政策,对及时回款的代理商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2.公司内部最核心的问题是快速反映市场需求,制定出相应的生产计划,并对其进行监督。在成品库存控制方面,要确定一定的安全库存水平,公司的成本控制通过研发部门、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成本、实际成本、模拟成本的分析,进行成本控制。

  3.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按订单生产(确定未完成订单的水平)。对产品的销售进行预测(考虑季节趋势),分为代理订单预测和临时订单预测。规范订单的签订,同时对代理订单进行统计,传递给计划制定部门。负责计划部门的主管根据公司的初步生产计划,公司的资金能力、生产能力,参照成本模拟对生产计划进行确认,形成生产计划。

  4.系统运行后能够基本满足公司的战略目标,大幅度降低原材料库存,基本实现原材料、成品的“零库存”,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规范公司的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同时提高公司对市场的反映速度,对产品的成本控制、产品定价提供有利的支持。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