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会对汽车节能、环保、安全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人们对乘坐舒适性、驾驶便捷性要求的日益提升,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汽车产品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当前世界汽车工业约70%的技术创新来源于电子技术的应用。
相比当前世界快速发展的汽车电子技术,我国的汽车电子技术基础薄弱、缺少自主核心技术和技术积累,还远远不能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提升自主开发能力的产业政策引导下,面对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汽车电子提供的机遇,相关产、学、研单位有了自主开发的主动积极性,同时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或采取联合开发的方式,大大提升了自主开发设计水平,取得了一些自主开发和产业化成果。
【专家解读】
汽车电子关键技术尚待突破
有专家认为,加快国内汽车电子技术发展从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在坚持开放中进行自主开发,在多赢运行机制下坚持产学研结合技术路线等重要问题;从具体战术上要务实认真地解决好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学会主任陈光前认为,进一步加快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国家需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以鼓励汽车主机厂、汽车零部件厂积极与汽车电子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并给予市场支持,这种合作有利于双方优势资源互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是一种双赢的战略伙伴关系。要集中支持培育几个大型汽车电子骨干龙头企业,扶持自主品牌。在市场策略上,选择市场主体需先易后难,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商用车、客车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作为市场主体进行突破,而后利用合资轿车产品的降成本需求进而推进国产化的机会,进入主流轿车市场,融入全球采购体系。在技术路线上,要在开放中培育自主创新开发能力,引入一流技术路线。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高校有一批高层次人才,有一流的开发手段,但需要用一种创新的市场机制做好产、学、研的结合,迅速将成果转化为产业生产力。在产业模式上,要依托大的汽车企业(集团),按照研发—产业化—市场三位一体的产业链组织产业联盟,这是现阶段发展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最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