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通用汽车又逃过一劫,而戎马一生征战32年的瓦格纳却倒在了白宫阶前。
是败在债权人谈判失利,还是奥巴马铁腕计划,抑或是向荒凉的底特律谢罪?众说纷纭。
但更令人担忧的不是瓦格纳的下课将带来的影响。而是60天后,如果得不到政府的援助,通用汽车真的破产,上海通用还会不会不受到任何影响?
前景堪忧?
“中国市场是最赚钱的市场,通用不会放弃中国,所以上海通用不会受太大影响。”中信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春波如是说。
通用在华合资公司上海通用公关部公共事务及传播总监李征卉女士也对记者表示,瓦格纳的离任甚至是通用汽车的破产,都不会对上海通用汽车的发展造成任何影响,上海通用的相关业务将会按既定计划继续进行。
这种表态,此前也曾经多次出现。通用汽车此前也表示,目前正在积极寻找措施降低成本,包括裁员、削减薪酬等,在各个方面寻求资金支持和合作。并会对旗下的8个品牌做出一系列调整,包括出售、缩减生产规模,甚至停产,但目前不会计划出售上海通用汽车股份。
既便如此,仍有不少人认为:通用破产对上海通用没有一点影响,那是瞎话,如果通用破产,上海通用将会失去技术和零部件支持。
甚至有人担心,母公司倒闭之后,随即而来的可能会是大批的车主对于售后服务的担心,还有哪些庞大的准客户群体们也将会改变对该品牌车型的购买决策。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上海通用承受得了吗?
事实上,业内人士也担心,一旦通用破产,上海通用将失去通用体系下各个产品的输入权利,因为通用的各个品牌若被分拆给不同的汽车制造商,或者财团,上海通用若想继续引入通用原有的车型,需要重新与这些品牌的所有者商谈技术购买甚至合资事宜,否则,上海通用将成无本之木,现有的车型资源将在5~10年后因为产品老化而遭到市场淘汰,而分拆后高昂的引进成本将使其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
如果真是那样,上海通用如何生存下去?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一旦失去造血能力,上海通用除了发展自主品牌别无他途。”李春波分析说。
未雨绸缪筹划自主品牌
但事实上,上海通用显然很早就开始在做准备了。
“泛亚自主车型下半年一定可以看到。”3月中旬,在泛亚车辆安全试验室成立仪式上,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向媒体透露,泛亚正自主开发一款面向主流细分市场的轿车。
据了解,泛亚建立的是一个“具备全新车型开发能力”的本土平台,未来即将诞生于这一平台的车型将不止一款,而且还包括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的开发。
这个“成果”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泛亚十年来对赛欧、君越等车型本地化改型开发积累的经验,以及鲲鹏、别克未来等概念车的推出,都为“泛亚系”车型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具备了内饰开发、外饰开发、动力总成标定、底盘调校等四大核心能力之后,泛亚在2008年已经具备了“全新车型开发能力”,可以进行车身内外饰集成和整车集成。而自主开发最核心的部分——底盘构架、动力总成开发,以及CAE虚拟分析等,则是泛亚在2009至2013年的发展规划。
“让泛亚自主开发一个车型完全没有问题。”泛亚运营及工程规划总监郝景贤表示,不像中国某些企业一样搞“逆向工程”,即通过拆解别家车型依葫芦画瓢地模仿式研发,泛亚能够根据中国市场特点“正向”做出需要的平台。
虽然还没拿出自主开发成果,但上海通用和泛亚人士在谈及泛亚的“自主开发”时,一再表示“完全没有问题”。可以说,对通用数款车型的本土化改进,金桥、北盛、东岳三大生产基地强大的体系复制力乃至全方位的“绿动未来”战略成为了“自主开发”的基础。
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前辈”在为上海通用试水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一是广本于2007年7月推出自主品牌“理念”,但首款车要等到2010年正式投产;其二是去年4月大众携两家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开发产品——朗逸和新宝来,销量一路攀升,已成为旗下主力车型。
不过,摆在上海通用自主品牌面前的问题尚有一大堆,诸如品牌标志、主攻车型、价格定位、销售渠道等。
当然,未来如果通用真的宣布破产,无力再向上海通用输出优秀产品,现时发展起来的自主品牌可能是又一条救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