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多项建议中,减免购置税的建议已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目前已准备上报全国人大,顺利的话在8月份就有望获得批复。”同时,有关激励小排量车消费的政策也已在讨论之中。这是记者近日从相关人士处获得的最新信息。
但是,截至记者发稿,这一消息仍未得到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的确认。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登上了发改委的新车目录。在发改委最新发布的第166批新车公告中,比亚迪两用燃料轿车QCJ7160榜上有名;而在前一批的新车目录公告上,已有6款新能源车型获得了量产许可,包括帕萨特燃料电池车、别克君越Eco-Hybrid油电混合动力车和一汽混合动力车等3款新能源轿车。“油价压力或将助推国家尽早出台有关购买新能源车及小排量车的激励政策。”业内人士称。
不过,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处长李万里的态度颇为谨慎。他说:“减免新能源车购置税的政策已在讨论之中,但现阶段新能源车技术还不够成熟,出台消费激励措施还为时过早。目前来说,在一定的监控下,允许新能源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入市场,也是很宽容的政策。”
汽车分析师 贾新光
仅靠减免购置税对激励新能源车消费的影响仍十分有限。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若购买一辆售价26万元的混合动力车,以10%的购置税率来算,在减免措施实行后,最多能省2.6万元。这样的优惠与同级别传统轿车的价位相比,还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另外,即使消费者能在燃油使用上节省一部分钱,但高额的维修及保养成本也足以让消费者却步。要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除出台税费优惠政策外,还应该在政府采购上给予新能源车足够的支持。
事实证明,‘油价越涨,小排量车越好卖’是个伪命题,现在市场上的小排量车有两种:一种是价位集中在3、4万元左右的小排量车,购买这类车型的消费者本身经济条件就不是很宽裕,看到油价涨得那么凶,很容易就会打消购买念头或是推迟购买;另外一种是价位在10万元左右的高品质小车,但是按照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同样的价位,还是排量和尺寸更大、配置更多的车型更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