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供应商透露,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经与中国上汽集团接触,商谈出让其合资公司“上海通用”的股份或者其他资产以筹集资金。目前,两家公司除了在乘用车方面有合作外,还在其他领域有七家合资公司,其中包括汽车金融公司以及为中国市场提供卫星导航服务业务。
尽管双方目前还没有对此作出评论,但在谈判的初期阶段,通用曾有先将其他资产卖给上汽的意愿。而早在去年七月份,通用就计划通过出售旗下资产来筹集40亿美元的资金,但因遭遇全球需求低迷和信用紧缩危机而拖延。在这些资产中,有悍马生产线,来自瑞典的绅宝汽车品牌,以及位于密歇根弗林特城市的一个中型货车企业。
笔者分析,在这项未被公开确认的交易中,中方现在掌握着主动权,到底能不能成功其关键所在取决于上汽的态度。
但笔者反对趁火打劫的做法,让中国企业去抄底美国汽车,这不仅不义,而且冒险。
当前全球的汽车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局,世界上主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汽车市场的政府都在考虑积极帮助汽车厂商走出困境,挽救汽车市场,防止大规模失业以及国家经济下滑。就在这几天,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等政府已决定或者着手采取金融手段刺激市场、贷款资助汽车制造商。难能可贵的是,一些国家和政府不仅为本国的厂商提供帮助,还对外来品牌给以支持,对已经被国外收购的品牌给以援助。当然,这些国家政府也都明确了目的,无外乎前面提到的挽救或者扩大汽车消费需求,防止失业以及经济下滑。
世界各国对汽车业的关注和行动说明了这个产业的重要性,这也无怪乎通用汽车毫无愧色地几度呼吁自己从海外收购来的品牌所在国家政府提供援助。比如通用旗下的欧宝汽车公司,已经得到德国政府的援助承诺。《美国汽车新闻》今日报道说,通用也已经向韩国政府提出请求,向大宇汽车公司提供包括金融帮助在内的支持。
通用汽车(包括福特、克莱斯勒等濒危汽车公司)获取资金的渠道可以说是上天入地,为此已经“不择手段”。
首先,它在本国获得的最大的援助就是由美国政府提供的近百亿美元紧急贷款;其次,由自己同样遭遇危机的海外汽车业务所在国家提供援助,比如加拿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分别对通用和克莱斯勒在加拿大的工厂实施救援;再次,争取自己收购的品牌所在国分担压力,如上面提到的欧宝和大宇品牌,而且,通用和福特曾与瑞典政府接触,希望该政府向绅宝和沃尔沃提供财政支持;另外,出售旗下的品牌或资产获得现金,福特的四大豪车品牌已卖掉三个,其他的沃尔沃以及通用汽车的一些品牌也在待价而沽。
最后,可能是向运作良好的合作伙伴求援,比如通用之于上汽。由于中国汽车业相对来说尚好,汽车制造商没有严重受损,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本身就在帮它们,通用之流怎好意思向中国政府要钱?
如果上汽答应购买对方的相关资产以及股份,事实上成为并购方,但也应该得到感谢,这是在帮人家,而不是害人家。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首先声明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就像是旧社会因生活所迫走投无路的穷人,把儿女卖给地主老财(或许他还是个善人),一方面解决了自己的生存压力,另一方面儿女的吃穿不成问题。看上去混账而无人道的事儿在汽车界就不是混账逻辑,而是人道主义。
既然中国企业不差钱,为什么不趁机拿下通用、福特之流?
笔者觉得,一来我们没这个能力,二来它们如果倒下或者消失并非好事,三来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能用平常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盲目冲动行事。世界汽车业在遭难,谁都跑不了,只有大家抱成一团,获得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积极应对,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汽车业,才能走出困境,摆脱阴影。这对中国企业来说,于人于己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