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汽车兼并,做大并不等于做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9 09:34:49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95    评论:0
导读

  中国汽车市场的2009年可谓是风云变幻,先是出台政策补贴环保汽车,接着汽车下乡的春风吹满大江南北,现在又来一个国内兼并重

  中国汽车市场的2009年可谓是风云变幻,先是出台政策补贴环保汽车,接着汽车下乡的春风吹满大江南北,现在又来一个国内兼并重组,导致部分自主品牌还虚张声势要收购海外濒临破产的汽车资产。今年无论是对内的兼并重组,还是对外收购结果如何,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都是一个面临重构的年代。

  上周,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计划3年内通过兼并重组,将国内汽车集团由14家减至10家以内。同时明确提出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

  在国际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今天,产业结构也迫不得已需要重新洗牌,中国汽车产业也不例外,国家为躲避危机刺激汽车市场发展,三思而后行尤为关键。但适时兼并重组是否能让未来汽车产业带来新鲜血液呢?对于兼并重组,之前也有过失败的例子,最突出的要数上汽收购双龙两败俱伤和上南竞购罗孚的教训。很多人认为汽车企业如果技术不好,只要有钱就能收购优秀企业,把产业做大。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否则也不会上演吉利想收购沃尔沃这种“蛇吞象”的闹剧。

  兼并重组到底目的何在?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现在混乱的汽车市场重新整顿,而方向是强强联合,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逐渐淘汰规模小、技术差的企业,把生产线进一步细化,术业有专工,如广汽与长丰合作填补SUV技术方面的空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目前在中国汽车企业中品牌众多,但总体来说,主要的劣势是核心技术分散和缺乏营销能力。拥有强大研发能力而缺乏市场意识的企业比比皆是。虽然奇瑞汽车明确对外表态:“重组就是为了做强。”但奇瑞在四大四小重组浪潮中真的有能力做个英雄?多渠道的分拆细分市场战略刚刚开始,被外界狠批标志上的“山寨”化已经让国人对于其将来的产品不抱更高的期望。面对这种两极分化的局面,兼并重组将举步维艰。

  在中国的汽车企业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发展规律,大的不一定强,但强的不一定大,这种简单做加法显然还不是很适合目前的市场,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到底是怎样兼并?怎样重组?谁将作为主导?

  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的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存在结构性的弊病,前些年为求高速增长,让整个行业水平得到提升,却忽略了市场宏观调控,当目前市场出现销量下滑危机才进行改变。值得欣慰的是产业链会越来越严谨,使生产力得以提高,但令我们担忧的是,这种剥削部分汽车企业生存权利的行为未必能让整个汽车产业和谐发展。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