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我国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必要性和相关技术基础分析(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30 19:45:39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88    评论:0
导读

  3 我国空间电站的构想与发展途径  我国未来能源结构的组合,应在充分开发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能源资源外,同时利用空间太阳能

  3 我国空间电站的构想与发展途径

  我国未来能源结构的组合,应在充分开发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能源资源外,同时利用空间太阳能。空间电站不仅空间采集太阳能,也可在平衡输送地区间能源需求方面发挥作用,国际上提出的电力传输卫星PRS(Power Relay Satellite)就是基于这一设想[3]。

  我国未来空间电站的发展方案与发展途径的设想:

  (1)作为建设空间电站的第一步,提出的太阳发电卫星SPS方案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图1)。特别在我国尚未有载人航天及空间站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遥控机器人技术、WPT技术等,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该方案的技术准备,并初步建立SPS系统,此时发电功率虽受一定限制,但可通过其进行相关技术的试验论证工作。

  (2)作为地区资源的平衡手段,进一步发展电力传输卫星、微波中继站等。例如,在国内人口稀少、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包括矿物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建设大型电站,然后通过电力传输卫星或微波中继站向人口集中地区或其它缺电地区送电(图2)。

  (3)我国实现载人航天及建立空间站后,可扩大SPS的功率,并考虑其它的发电方式如太阳热发电等,再进一步考虑月球发电构想。

  为了加速建设我国空间电站,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1)进行空间电站各项相关技术的可行性论证,列出所需发展的项目,并制定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

  (2)组织全国各大院校及科研院所对各个立项进行分组攻关。重点是WPT技术(包括微波的发射、反射、接受及转换技术)、遥控机器人技术、提高太阳电池的寿命、提高运载有效载荷、降低运输成本等。

  (3)进一步巩固与扩大现有技术基础,向有利于建设空间电站的方向转变。如在保证与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太阳电池生产能力;使运载工具适合空间太阳能卫星及电力传输卫星的发射等等。

  (4)加速发展载人航天与空间站技术,提前研究空间活动内容及相关技术。

  (5)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探讨国际间和平利用空间太阳能的可能。

  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加快,如果从现在起认真进行空间电站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预计我国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演示系统可能在20年左右时间内建立起来。

  4 结论

  (1)我国的能源现状表明,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是解决我国能源需求,优化能源结构的合理选择。

  (2)我国的技术基础已具备建立空间电站的潜在能力,但在关键技术上需进行重点攻关,加快发展载人航天及空间站技术。

  (3)应首先发展太阳发电卫星,再发展电力传输卫星等。

  (4)如果从现在起开展空间电站各种相关技术的准备工作,我国可能在20年左右时间内建立空间电站演示系统。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