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宜疏不宜堵 与其“限行”不如鼓励“拼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03 17:33:28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75    评论:0
导读

  在3月15日杭州市第六阶段大气污染整治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晓明表示:杭州政府将为“拼车”正名,此后鼓励“

  在3月15日杭州市第六阶段大气污染整治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晓明表示:杭州政府将为“拼车”正名,此后鼓励“拼车”。这一举措开国内先河,近来引起了不小反响。

  与之相对的,笔者也看到了另一则新闻,北京市将为去年的限行返还逾15亿元的养路费,而目前实施中的“按尾号限行”会否延用尚

  在研究中。

  同样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减少交通拥堵,“拼车”与“限行”一疏一堵,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拼车——合情理没规矩

  对私家车主来说,找人拼车上班回家既方便又省钱,环保节能,还能交朋友,是一举多得的美事,现实中也不乏拥戴和实践者。但是拼车出行也始终因为名分不正而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2007年4月,安徽人朱长军在杭州下沙某小区带两名男子搭车并收取6元“油钱”,结果被杭州市城管部门罚款2万元。处罚理由是朱长军没有公共客运营运证,涉嫌非法营运。这一事例很多人耳熟能详,也是很多拼车族不愿提及的隐痛。

  确实,目前在国内,由于法律不支持,政府不认可,保险不涉及,拼车存在着很多问题。非法运营是一项罪名,一旦拼车出现交通事故,或者拼车双方产生纠纷无法得到公断也是很大的隐患。但是,既然这件事有利于民,即使有多少障碍,总该能想到解决对策,没必要因噎废食吧。

  何况,在其他很多国家,拼车早就是受到鼓励的。如在美国,为了鼓励拼车,许多城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了拼车专用车道。按规定,在这种车道上,只能行驶公共汽车或搭乘两人以上的车辆。这种乘坐多名乘客的“拼车”车辆,还可以免费通过收费桥梁或道路。在新加坡等国家,交通高峰期间,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要被罚款。德国政府明文规定,拼车是一种环保行为,还可增进同事和社区间的交流,政府也通过一些行政举措鼓励拼车。

  所以笔者认为,此次杭州政府鼓励拼车的举措虽然只是起步,而且限制良多,但它代表了交通管理的一种先进理念,是潮流所向,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大行其市。

  限行——有规矩没情理

  反观北京近年来的限行政策,虽然为了奥运,为了蓝天,车主做出点牺牲是应该的,政府也给出了相应赔偿。但是终究让人觉得有法可依于理不合。

  首先,强行按照尾号限行,不允许私车上路是不是对公民私有财产使用权的部分剥夺,这个值得商榷;其次,每天那么多车放在车库白白折旧,日复一日,这是多么巨大的浪费;何况,限行以来,很多有能力的家庭都购买了第二辆车,反而增大了公路负荷和百姓负担。谈这些,并不是不理解政府有关部门出台限行规定的苦心,也不是百姓生而为刁民,非要和限行政策作对,只是因为对很多人来说,私车出行是最好的选择,拥有其他出行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如果人们都安步当车,一切回到公元前,环保当然是必定的了,可是社会无疑退步了。同样的,如果私车出行有它的合理性且市场广阔,那无论怎么限制,车流还是会滚滚向前,势不可挡。

  大禹治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面对洪水宜疏不宜堵。那么面对交通拥堵,我们何妨也来个以疏代堵。让“拼车”代替“限行”,或者不失为一个良策。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