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对双龙汽车的思考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06 18:01:41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96    评论:0
导读

  据悉,上汽控股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公司面临现金流枯竭,基于对现金流、经营环境、市场情况和结构成本

  据悉,上汽控股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公司面临现金流枯竭,基于对现金流、经营环境、市场情况和结构成本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已在当日向韩国法院递交了“回生程序”书面申请。双龙的SUV平台技术、柴油机技术和海外销售网络(其50%的产品销往海外)对上汽来说确实是好东西。但眼下它已失去了自身造血能力,成了亏损的“无底洞”。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SUV专家”双龙销量大减,更给了脆弱的双龙资金链沉重一击。

  韩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特征,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工会擅长举行各式各样的罢工,来反对任何自己认为不合理的企业经营策略,就连调整一下生产班次和岗位都必须要获得双龙工会的许可。出于对外国企业的不信任,韩国官方针对所谓“双龙技术泄露事件”做的调查(通用大宇也遭受过类似的调查),断断续续闹了好几次、好几年,搞得企业员工人心惶惶。试问,如果真偷了技术,做了几年的调查,也该有结果了吧!这样的生存环境里,企业如何能保证自己的长期发展?

  为了挽救双龙汽车,上汽已进行了多种积极努力,不断与双龙汽车管理层、工会、银行及政府进行沟通,甚至在08年底向双龙汽车提供了4500万美元的技术合作资金。但受“较多因素”的影响,企业仍无法摆脱困境。如果没有政府、金融机构、股东、工会在内的各利益相关的共同努力,仅靠上汽的单打独斗,就能从泥淖里将双龙拖出吗?

  韩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一方面在强调双龙对韩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推三阻四,始终不愿伸出援手。韩国产业银行甚至表示,要求上汽先出至少2亿美金,然后再“考虑”救助的问题。一家韩国上市公司,银行和政府不救援,居然要求大股东直接注资。这和欧美国家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众多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上汽在2004年接手双龙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成绩,2006年双龙长期亏损的主营业务扭亏,2007年双龙成功实现全年盈利116亿韩元。可是从长远看,受众多非经营方面因素的影响,双龙的前途渺茫。

  眼下的金融危机使这些矛盾纷纷浮出水面,终于成了压倒双龙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为了避免今后更大的损失,上汽确实应该放弃双龙。尽管结局有些意外,但有志于国际化经营的中国车企,将会从上汽和双龙的故事里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