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解析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能的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0 21:17:13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05    评论:0
导读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多达10万人以上,平均每天就有将近300人在车祸中丧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每年多达10万人以上,平均每天就有将近300人在车祸中丧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飞速增长,人均收入逐步的提高,购车已不再像过去那般可望而不可及。中国目前已成为汽车产业的泱泱大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飙升,购车的人越来越多,这就为交通安全制造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有关汽车安全的话题也就变得愈加火热。然而,何谓汽车的安全性?如何才算安全?是不是安全性好的汽车价格都很昂贵呢?我想每一位消费者心理都有一根标杆,但值得提醒的是,在当今车型“泛滥”的年间,那些令人头晕的字母和数据时常会令人眩晕,致使消费者步入对汽车安全性认识的误区。下面,就我个人对汽车安全性的一点认识来做一下分析:

  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产生的3大误区:

  1、安全气囊越多就意味着安全性能越好:

  我想在这一点上产生错误认识的人绝不占少数,甚至有些人认为有了安全气囊就不用系安全带了。其实,安全气囊的数量并不能决定车辆安全性的标准,因为气囊的弹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果车速过快时发生碰撞,而气囊弹出的速度不及碰撞已产生结果的速度时,驾驶员就会很危险,在这一点上看安全气囊的数量多与少都无关紧要了;另外气囊的弹出需要速度、力度以及角度等各方面条件的产生,且气囊只是在事故发生时起到辅助保护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低速、轻微事故中保险带以及车身的刚性远比气囊数量上更有作用。

  2、价格越贵的车辆安全:

  通常来讲,价格越贵的的车配置自然就越高,那么针对安全性能方面所下的功夫也就越多。然而,价格昂贵的汽车未必具有相对良好的安全性,价格低廉的车型也未必安全性不好,同等价位不同车型的安全性也千差万别。现实生活当中,也出现过不少高低档价位车型在安全性对比的鲜明例子,有些价格昂贵的车型在碰撞后简直惨不忍睹,而有些价位低廉的车型在发生意外后却保住了乘客的安全。因此,价格并不是界定车辆安全的唯一标尺。

  3、电子安全系统是万能的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电子辅助安全系统被运用到汽车上。电子安全系统真正的作用是帮助驾驶员在失控状态下稳定车身,减少重大损害。这也意味着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电子安全系统是防范于未然的补救措施之一。因此以为自己车上装备有ESP或者VSC,就可以随意驾驶的心态反而是极其危险的。

  什么是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一部汽车的安全性不单单是汽车自身因素决定的,因此汽车的安全被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其中主动安全又分为机械主动安全和人为主动安全。机械主动安全主要是指车辆自身在高速行驶及通过复杂路面时的稳定性和可操控性,人为主动安全是说驾驶者通过主动防范意识去规避风险,同时加之车辆自身在已发生碰撞时最小化减轻驾驶者伤害的被动安全,然而,真正能将两者合2为一的车型少之又少。

  下面列举几款不同国度在汽车安全领域中拥有创新理念的车型:

  日系车:领先提出“主动安全、主动驾驶”的斯巴鲁汽车,凭借AWD全时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与左右对称机械结构的完美结合从而确保了其行驶的稳定性。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