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重磅揭秘“德扑之星开挂透视新款”其实有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8 09:21:18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94    评论:0
导读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出海浪潮下,北京如何为国际电影搭台?芳菲时节,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以新质光影美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题:出海浪潮下,北京如何为国际电影搭台?

芳菲时节,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如约而至。以新质光影美美与共为主题,4月18日起,本届北影节的数百场活动纷至沓来,开启属于电影的又一个春天。

1905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诞生10年后,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这部约30分钟的京剧片段,被认为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此后120年的发展路上,出海一直是中国电影面对的重要课题。1958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法国加郎斯艺术制片公司共同摄制儿童故事片《风筝》,这是新中国与外国合作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在浓郁北京风情中刻画的两国友谊,让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斩获奖项。

北京,如何更好搭建中国电影与国际对话的平台,在2011年有了新答案。这一年,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次年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近160部国内外新片和经典老片展映,其中不乏曾获国际奖项的佳作。这一年,全球数字影院和数字电影大幅增加,电影业加速由胶片向数字转型,杜比、巨幕、4K越来越多技术革新的普及,让电影视听有了全新可能。

2025年,一场魔童闹海惊艳世界。用中华文化魅力圈粉、以先进制作技术提质,中国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在国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且出海之旅收获好评,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拉动今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较去年同期增长40%。

爆款出现后,北影节向业内抛出新题。国际市场需要怎样的华语电影?中国电影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中外电影人将共同探讨合作新路,开辟新的市场。

与中国电影阔步前行走出去同频,从影片到影人,北影节的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

今年15部天坛奖入围影片中,来自国外的有12部,包括主宾国瑞士的影片《弗里达的审判》。去年参与北影节电影大师班对谈的华人导演、演员陈冲,今年成为天坛奖评委,与其他6位天坛奖国际评委会成员,将评选并揭晓奖项归属,以光影架起文化交流之桥。

120年后,第十五届北影节北京展映的影院名单上,位于前门的大观楼电影院位列其中。这个春天,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794部长片参评天坛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中国电影诞生地铺开新的诉说。(完)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