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程百科 » 正文

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新车质量差距降至历年最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6 17:17:48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56    评论:0
导读

  亚太公司上周五(10月29日)最新发布的2010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显示,自主品牌汽车产品与国际品牌汽车产品之间的新

  亚太公司上周五(10月29日)最新发布的2010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显示,自主品牌汽车产品与国际品牌汽车产品之间的新车质量差距,已降至历年来最小水平。

  自主品牌获IQS调查三个第一

  据了解,亚太公司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已连续发布了11年,主要关注新车车主购车后2至6个月内经历的问题。在质量调查报告中,新车质量问题被明确划分为设计质量和生产质量(包括产品缺陷和故障)两大类,综合得分以每百辆车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发生问题的频率越小,质量也越高。

  2010年IQS报告表明,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之间的新车质量差距,已从2009年的116个PP100减少到2010年的89个PP100。2010年自主品牌的整体新车质量平均得分为224个PP100,较2009年减少了34个PP100。而2010年国际品牌的整体新车质量平均得分为135个PP100,较2009年减少了7个PP100。

  2010年IQS报告中,自主品牌车型在紧凑型细分市场、入门高档中型车细分市场和微客细分市场三个细分市场表现最好,长安奔奔、一汽奔腾B70和哈飞民意分别获得了三个细分市场的IQS最高排名。

  2010年IQS报告同时显示,中国整体新车质量在过去11年里稳步上升。整体新车质量在2010年提高了6%,平均得分为168个PP100。另外,得分最高与得分最低的品牌之间的新车质量差距在2010年显著缩小,从2009年的282个PP100缩小至2010年的199个PP100,这也是从11年前启动中国质量研究以来的最小差距。

  消费者经历问题越少推荐率越高

  上周五,亚太中国区研究服务总经理梅松林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趋于成熟,在新车质量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实现质量方面的差异化,汽车制造商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审视质量问题,这就要求制造商必须调查并解决消费者经历的问题。而除了常见故障之外,制造商还需要注重由于消费者不容易理解或者不方便操作相关配件和配置,进而造成的问题。”

  2010年IQS报告表明,2010年最频繁出现的故障是手动挡入挡不易、刹车有噪声、风噪声过大、发动机有杂音、风扇与鼓风机噪音过大。另外,在2010年最频繁出现的设计问题包括耗油量过大,空调开启后发动机没力,冷气不冷或制冷过慢,内装材质容易弄脏、磨损以及刹车力不足。而在抱怨最多的前20个质量问题中,40%属于消费者对车辆配件和配置不容易理解或操作不便而产生的问题。

  据了解,2010年IQS调查报告还表明,当汽车消费者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没有经历任何问题时,他们的推荐率和再次购买率达到了32%和16%。而当汽车消费者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经历10个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推荐率和再次购买率分别降低到13%和7%。

  梅松林透露,2010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报告基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之间14,649位新车购买者的反馈数据,相比2009年样本总量增加了22%。报告涵盖55个品牌的151款车型,数据采集于2010年4月至8月在中国33个主要城市进行。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