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到过上海世博会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很多的场馆在向我们展示未
来人类城市的样子。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打造一个适于居住、易于出行的城市呢?昨天,中
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做客 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 ,向公众讲述了他眼中的 城
市交通,智能易行 。
在项海帆看来,世博会里已经展示了许多 未来的可能 , 我看到日本馆里面有一个
电动的单人小车,比自行车更加安全,又节能环保,可以作为短距离的交通工具。丹麦馆里
面展示了轻便自行车,德国的城市展区里面也可以看到他们很多现代化的电车,包括非常舒
适的有轨电车。 他认为, 未来的绿色交通模式就应该是这样的。
项院士表示,宜居易行的城市将主要依靠高科技含量的绿色技术,并采用 节能环保的
轨道交通为主,配以健康安全的自行车和步行 所组成的绿色交通模式。但,这一构想目前
实现的可能性不大。他直言道: 现在的人行道很危险,很多电动车都开到人行道上去了。
所以,必须要有专用的自行车道、人行道,这就需要一个规划。
以自己去华盛顿开会的亲身经历为例,项院士对当地 地铁+步行 的交通模式赞誉有
加, 1986年我去华盛顿,他们就给我一张交通地图,告诉我从住的地方怎么到开会的地方。
我去访问几个国家机关,就是坐几号地铁从哪里下来然后怎么走。当地人上班也是这样的,
汽车放在外面的停车场,坐地铁直接就到他们办公的地方。如今已经20多年过去了,华盛顿
依然维持这样的出行模式。 项海帆坦言,这才是宜居的绿色交通模式,城市规划理所应当
要为宜居易行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