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英国安东诺夫汽车技术公司曾被业内视为进入中国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市场的一匹黑马。但从眼下来看,这匹黑马在中国“跑”得并不顺利。近日记者了解到,安东诺夫公司与重庆隆鑫公司合作已告吹,TX6自动变速器在中国推广计划搁浅,该公司CEO约翰·摩尔已辞职回国。
目前,国内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基本控制在外资公司手中,丰田公司控股的爱信自动变速器在中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出于对未来市场发展的良好预期,海外许多变速器企业也开始抢滩中国,安东诺夫公司掌握多项变速器专利技术,拥有包括本田、通用、福特等在内的全球汽车巨头客户,成为自动变速器市场引人关注的角色。从安东诺夫已经发布的第一代TX6样机来看,其输出功率由150牛·米~220牛·米,适合排量1.5L~2.4L的车型,针对中国较大主流排量车型市场。该产品具有的技术和价格等优势更引起了人们重视。按照安东诺夫公布的在华生产计划,第一台TX6产品将在2010年下半年下线,之后将在2011年实现产品的规模量产。目前来看,这一计划的执行情况已经面临挑战。
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安东诺夫最初的选择是与整车厂直接合作,以收取授权费和生产许可费的方式合作生产变速器。自主品牌的长城、吉利等公司,就合作事宜都曾经与安东诺夫进行过多次谈判。2006年,安东诺夫与吉利还正式签订了合约,约定从2009年初开始生产TX6变速器,合作在2007年无果而终。与主机厂的谈判告吹之后,安东诺夫调整了方向,决定先绕开整车厂,选择一个独立于整车厂之外的合作者,然后再将产品向整车厂推广,以赢取更广阔的市场。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2008年安东诺夫和重庆隆鑫集团签约,宣布合作建厂,投产TX6变速器。据悉,隆鑫与安东诺夫原计划在TX6自动变速器合资合作项目上分两步走:先期合作完成TX6第一代样机的试制;随后双方再成立合资公司,生产TX6自动变速器。但在双方为期一年的“导航协议”结束后,隆鑫因受金融危机影响缩减开支,对合资投产持谨慎观望态度,安东诺夫只能再度四处奔走寻求新的合作伙伴。
安东诺夫到中国,最初的想法仅是卖技术,由合作方组织生产。由于国内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落后,在一次次的合作失败教训中,安东诺夫认为,是中国企业量产经验的缺乏阻碍了自己在中国的发展。所以这次TX6自动变速器在中国正式投产之前,安东诺夫希望完成一个重要步骤:借助福特法国工厂的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完成产品量产前的试生产工作。这也是关系到安东诺夫中国工厂日后是否可以成功运营的关键步骤。
安东诺夫计划利用法国变速器厂成熟的设备进行试生产,并将在一年到一年半之内(约翰·摩尔最初的估计是半年到一年),将福特法国工厂的变速器生产线经验复制到中国工厂。这样做法的好处是,能够确保产品的稳定性,有效降低项目的启动风险。同时,如果安东诺夫可以实现TX6自动变速器比同类产品便宜20%的价格预期,这家小公司就可以证明自己会成为爱信、博世等行业巨头的强大对手,在与整车厂未来的谈判中占据主动。目前福特法国工厂已被福特转手,虽然安东诺夫方面表示,已经和新产权方进行了接洽并达成共识,但试生产将安排在两年之后,到那时法国的“外援”是否会发挥作用,现在很难判断。
此外,在安东诺夫总部内部,近期的高层人事变动也十分引人关注。
1月21日,安东诺夫公司董事长克里斯多夫·罗斯退休,公司CEO约翰·摩尔宣布辞职,由乔斯·哈戈接任公司CEO一职。英国媒体报道称:“基于对公司发展战略及发展重点的重新调整,安东诺夫的CEO约翰·摩尔已离开公司。”约翰·摩尔是TX6自动变速器项目的积极推动者(在他的任期内,中国企业看到了安东诺夫第一台TX6样机)。此次安东诺夫调整后的公司发展战略显示,该公司已决定把主要配装电动车的2速变速器作为今后在中国发展的重点。这也就说明,安东诺夫的TX6自动变速器项目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已经被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