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增长作为支撑,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形势空前严峻,国内经济也陷入了长久的低迷,这也给汽车产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那么我国经济在09年将会呈现一个怎样的走势?这样的全球衰退会给我国经济造成如何的影响?在12月29号人大劳人院所举行的人力资源年会上,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先生做了主题为“G-3经济‘L型’衰退,中国经济‘V型’调整”的讲演,对金融危机的发端、现状以及未来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讲解。朱民行长对于中国未来经济所持的“V”型反弹观点,表明了我国未来经济并非像外界传言那样持续低迷,相反我们应该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同样,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亦是如此。
危机脉络梳理
从9月7号美国政府接管两房、9月15号雷曼破产、18号AIG破产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开始,金融危机迅猛袭来。美国股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下跌了40%左右,银行流动性紧张,银行间的隔夜拆借利率大幅上升。随后就是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欧洲受到重创:冰岛濒临破产、匈牙利、乌克兰股市动荡,在亚洲,韩元大幅贬值,巴基斯坦濒临国家破产……所有这一切都让人们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威力。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危机,各地政府也开始纷纷采取救市措施,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案:降息(美国利息率从5厘降至0.5厘)、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制止卖空、直接给金融机构注资、对金融机构提供债券担保、对住房抵押贷款者提供帮助、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大规模的宏观经济刺激政策、通过IMF对中小型经济体提供支持以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等。这些大规模的救市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些问题仍处在悬而未决的地步。政府对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注资和扶持解决了居民挤兑的问题,大型银行破产将不会再出现,这样就把危机的影响面局限在了流动性和市场性风险,而不再向信用市场转移。但是流动性问题以及银行系统的坏账等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
G-3“L型”的预期
金融危机下政府的调整和救市举措进行到今天,美国坏账的核销也只进行了一半,还有将近2万亿美元的坏账仍未核销,这让朱民行长对美国经济的未来产生了担忧。他表示: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远未结束,或许仍需要2年的调整期,这就意味着美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将近10-15%的下跌。美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因是消费,据数据显示,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为72%,对GDP的贡献率也超过了85%。但是美国的消费强不是因为工资收入多,而主要是因为资产收入是房价上涨和股票上涨,使得他有钱消费。所以说房市的长期调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而第二大动因出口也在因为信心指数的下滑出将出现大幅的下跌。回顾美国150年经济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经济是典型的周期性、创造型经济体,一次新的技术、生产力的革新和进步就会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04年金融市场的发展让美国经济在积累的大量泡沫的情况下高速增长到了今天,也许一个周期的前半段已经在这个冬天走到了尽头。
而对于欧洲和日本则是不同的情况。首先应该看到,欧洲市场的房产泡沫要超过美国,尤其是西班牙、爱尔兰、英国等国的房产泡沫更大,这场由房产市场刮起的金融风暴对于欧洲诸国的影响可想而知。根据朱民行长的预测,未来欧洲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有超过20%的下调。而且欧洲的出口有将近20%由美国消化,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欧洲的经济局势将更加紧张。
日本的经济增长几乎完全依赖出口,或者说对日本而言,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只有一驾,就是出口,投资和消费对于本国经济的拉动左右合计几乎为零。随着日元汇率的上升,日本的出口将受到很大影响。与欧美情况完全不同的是,日本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能力几乎为零,这一点可以从财政和货币政策两个层面来分析。在财政政策方面,日本政府的赤字占GDP的比重为168%,也就是说日本政府理论上已经破产,这决定了它不可能再依靠增发国债、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来拉动经济;在货币政策层面,日本的0利率已经维持了将为6年,日本政府也就没有了通过降息来刺激消费的空间。因此,日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低谷运行一段时间。
根据朱民先生的预测,明年全球经济的增长将在1.5-2%之间,而美、欧、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为0。09年经济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增长的贡献为50%左右,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或将在09年发生改变。
中国的“V型”调整
在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我国的出口。我国的出口占GDP总量的76.8%,其中对欧美出口占到出口总量的40%以上,这意味着我国主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出口在09年将面临严峻挑战。另外,房地产行业产值占到GDP的10%左右,而随着楼市的低迷,其对GDP的贡献也会大打折扣。在过去的这半年里,我国经济低迷现象已经有所显现:企业利润下降,进而出现大规模亏损;财政收入负增长;电、交通等基础行业零增长;我国3季度GDP增长率为6.5%,预计四季度将为4.2%!
根据一般的经济规律,股市对于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前瞻作用,目前我国股市已经触底,接下来将是明年1、2季度工业的触底,GDP的触底将会在年中到下半年。这就意味着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并不能独善其身,经济走软已几成定局。但是朱民行长表示:中国的整体负债水平很低,中国企业的整体负债占GDP的比重只有85%,中国的居民负债占GDP的比重也只有20%。政府财政盈余占GDP的比重为0.7%,所以中国整体负债水平很低,使得中国将来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比较大。
由此鸿锐新思咨询公司顾问曹彦春认为,虽然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是与欧美日等国不同的是,我国政府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这将是保持经济软着陆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政府的数万亿的拉动内需政策虽然长期看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在短期内维持经济的增长的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另外,我国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饿泡沫远没有欧美国家大,泡沫的挤出对于经济的影响也不会有国外那么剧烈。在内需方面,我国内需虽然一直不旺,但是大的人口基数和理论上的市场容量,决定了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一定的拉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汇率比较稳定的,通货膨胀在进一步下跌,这也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
内需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虽然内需对经济增长仍有一定的拉动,但是所占比例不高。朱民行长开玩笑的讲:“中国内需占GDP的比重全球倒数第二,排在倒数第一的是孟加拉国。”在出口受到影响、投资无法长久的情况下,拉动内需显得尤为重要。
朱民行长认为,金融危机是对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考验,很明显几乎所有的增长模式都没能通过这次“考试”。美国人靠“借钱”信用消费拉动经济的模式不可行、欧洲和日本市场借助金融市场的繁荣托起经济增长的模式也有很大问题,中国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现在看来也是不合适的。现在看来,只有实现投资、消费、出口平衡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才是最稳妥的,只是这样的运作模式还没有出现。在谈到外汇问题是,朱民行长表示我国的高额外汇储备在维护市场稳定、保持经济增长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是外汇的组成和管理结构仍有待调整。
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明年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个整体的勾勒:美日欧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因为各自特殊的原因而将呈现出“L”型的低迷;中国受此影响也将出现经济下行,但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内需的作用下,经济在低迷后将出现“V”型的反弹,在去除了出口减少、挤出效应等多种因素后,明年的GDP增幅应该在8%左右。
明年经济形势的走软几乎成为了共识,但是我国经济仍将出现增长,只是增幅会有较大回落。对于紧紧依托经济基本面的汽车行业来说,明年利空的环境中,仍将找到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