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资讯 » 正文

小车型的安全技术(一):安全性能向大车型看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9 17:05:00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102    评论:0
导读

    目前乘用车从大车型向小车型转换的小型化趋势正在加快。日本市场上,轻型车占到了新车销量的约4成。但小车型的车身尺寸

  nload="javascript:if(>740)=740" align=center border=0>

  目前乘用车从大车型向小车型转换的小型化趋势正在加快。日本市场上,轻型车占到了新车销量的约4成。但小车型的车身尺寸及装备受到限制,很多用户担心安全方面的问题。丰田及本田实现了发生碰撞时安全性能更高的新型安全气囊。而且,倒车监视器及泊车辅助系统等以预防事故为目的的安全装备也在不断增加。

  汽车厂商正在致力于提高以轻型车及小型车等为代表的“小车型”的安全性能。发生碰撞时保护乘客的功能以及防事故于未然的功能纷纷实用化。

  这些功能共通的一点是成本及空间的小型化。其做法与以往在大车型方面提高安全性能的举措大为不同。

  小车型的车身尺寸较小,很多人认为在发生碰撞时其安全性“令人担心”。而且车辆价格也低于大车型,安全装备的选择余地受限。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出现了在不足3m的小车身尺寸下力求使安全性能实现了与大一级别车型相当水准的汽车。

  丰田汽车于2008年10月作为“微型豪华车”上市的小型车“iQ”就属于此类产品。iQ全长2985mm,比轻型车短。虽然尺寸如此之小,但车身设计瞄准的目标却是获得日本及欧洲碰撞安全试验的最高评价(图1)。

  nload="javascript:if(>740)=740" align=center border=0>

  图1:丰田小型车“iQ”

  目标是成为既小又安全、可提供新价值的汽车。全长不到3m,比轻型车还短大约40cm。车身尺寸为长2985×宽1680×高1500mm,轴距为2000mm。

  另外,iQ还标配有业界首例后方追尾安全气囊“后窗帘式气囊”等九个安全气囊,以及在该级别中通常为选配的ESC(防侧滑装置)。由于在较短的车长内布满了可与大车型媲美的安全功能,因此该公司将“iQ”定位为“微型豪华车”。

  大量配备新功能等原因使售价达到了140万日元,高于排量同为1.0L的“威姿”的107万1000日元。但是,“并不是说豪华车就可以在成本上铺张。反而是为了实现小型化及降低成本做了大量的努力”(iQ首席工程师中嶋裕树)。

  比如,后方追尾安全气囊沿用了帘式侧气囊的装置。ESC通过以小且轻的汽车为目标精简开发,实现了马达及组件的小型轻量化。另外,为确保碰撞安全性,还在车身骨架上下了一番工夫,除了前部侧横梁之外,前部副车架也采用了可吸收冲击的结构,以便通过较短的车长来吸收冲击。

  丰田推出iQ这一此前从未有过的汽车类型,其背景就在于小型化趋势正在整个汽车业界不断扩展(图2)。轻型车在日本新车销量中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21%上升至2008年的37%。

  nload="javascript:if(>740)=740" align=center border=0>

  图2:小车型成主流

  在日本国内汽车销量趋于减少的情况下,轻型车的比例却在不断攀升。目前轻型车和小型车已占到销量的约7成。

  另外,从本田2008年11月上市的新款“LIFE”销售情况中也能看出汽车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购车者中有25%是为了换掉原来的注册车,而且“这样的购车者还在不断增加”(本田)。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