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程百科 » 正文

CUBING-成就汽车协调之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13 07:59:25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90    评论:0
导读

  日本人造车,据说把消费者能够看到的地方,都造得非常好。而中国的消费者,还大部分停留在按按钢板,看看缝隙的阶段。  笔

  日本人造车,据说把消费者能够看到的地方,都造得非常好。而中国的消费者,还大部分停留在按按钢板,看看缝隙的阶段。

  笔者在车展上看车也基本上就是这一水准。几年前我就有一疑问,我们至于把车造得那么难看吗?

  除了造型不够美观协调外,有些缝隙很宽且不均匀,第一眼看上去,就跟国际品牌有相当大的差距。

  人们的解释往往是简单的一句,中国的工艺还有待提高。直到两三年前,我发现了CUBING这种东西时才恍然大悟,从而也开始了在各种场合讲讲它的好处。

  CUBING,翻译成确切术语可以叫功能主模型(FUNTIonAL MASTER MODEL),也可以叫做综合主检具或车身主检具,本质是检具,可以理解为最高级的检具。我倾向于使用综合主检具这种译法,因为功能主模型的叫法容易使一些人把它与造型主模型(STYLING MASTER MODEL)混淆起来。

  由于很多人还不知道功能主模型为何物,这种混淆还相当普遍。但是由于功能主模型和CUBING确实已经被广泛使用起来,我要是说综合主检具,专业人士又会觉得不专业。

  一般来讲,CUBING更为流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使用这个术语。因此,我也就顺便给它起个中文名字—— “酷评”,只博一笑。

  CUBING是用铝或树脂材料,依据三维数模所做1:1的模型,就是三维数模的真实再现,主要用于外覆盖件和内外饰件的匹配和评价。由于合资品牌的汽车研发在国外,整车匹配工作在国外完成,这些整车匹配工具就很晚才引进到中国来。引进时主要功能也变成了后期的质量控制,对于研发方面的贡献和作用就极易被忽视。甚至有些专门做产品设计的外国专家,说起CUBING来,他们也不知为何物。

  两三年前,功能主模型引起我的注意,同时也是因为解决了我思考的另一个难题。在中国自主品牌普遍放弃试制样车的前提下,三维数模与量产车型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令我曾经非常疑惑。并且普遍存在的三维数模难以冻结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我。

  既然做样车普遍被认为费时费力费钱,那么有没有别的可替代的办法呢?没有想到,功能主模型适时进入了我的视野。

  而连发明这个东西的外国人可能也没有想到吧,它竟然在其本身功能之外,又被我发现用于中国汽车研发流程的规范化管理。试想,如果要铣一个1:1的模型出来,就必须冻结数模,这样,就在量产工装之前终于有了一次真正意义的产品的物理验证。DMU算是虚拟验证,然而,这种虚空对虚空的东西,极易演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使用CUBING这种代价其实也不低,根本就不比试制样车低,但考虑到其后来的车身匹配和质量控制功能,较容易被主机厂认可,算是曲线解决了汽车设计难以冻结的毛病。

  因此,如果主机厂开始使用功能主模型,算是一举好几得。也使得企业高管较容易发现问题,因为非常直观,主模型造不出来或者较难造出来或者较容易造出来,本身就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项目的成功程度。

  有了这个东西,真正将数字样车和量产车型以及各零件联系在了一起。在试生产期间,以往的做法是白车身跟塑料件打架。双方都指责对方做错了,往往主机厂负责白车身,话语权大一点,明明是塑料件做对了,也要改,而这一改,涉及到相邻关系的零部件都要改。而零部件供应商也奇怪,明明是按数模做的,为什么还是错的?

  当然,还有相反的情况,明明是零部件厂商做错了,拿检具一检查,对的,好的!为什么?零部件检具是按零部件做的,不对的情况只能说明生产一致性不好。

  第三种情况,大家做得都挺好,都是对的,都满足了要求,可是放到一起就是不行,不好,不协调。解决起来,还是牵一发动全身,本来大家做得都挺好的,改来改去,可能把大家都改坏了。

  而使用功能主检具,就把这些扯皮的事情全部消灭了。你不是说你做得好吗?好,我这有一个跟数模一模一样的东西,你放在上面试试,如果是好的,OK!如果不好,你去改。并且,大家放在一起还能看出来整体效果是什么样的,即使需要改进,改进的方向也比较直观。也就是说,有了功能主模型,再出现什么缝隙难看,不对称的情况,可能真得就不容易了。除非你自己事前知道,经过评价,已经忍受了。而相互之间有关联的供应商们,问题和矛盾也摆在了桌面上,把以往的政治性问题就这么技术性地解决了,岂不是好事一桩?如果一个公司的所有政治,都围绕着把车造好,这个公司就有前途了。有人的地方可能就有政治,要想把政治消除,那是挺天真的想法。扯远了。

  CUBING这种东西对于中国汽车可真算得上是及时雨,真的是好东西呀。可惜被接纳还只是近一年左右的事情,还是花了两三年的时间,让笔者真的是跟着着急了好一会儿。即使现在,可能也未必所有的主机厂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价值。对于中国汽车研发,它的价值可能更不一般,上文笔者已经说了一些,限于篇幅,也就不展开谈了。如果想要更多了解有关CUBING的技术问题,从链接的汽车人部落设计论坛里,都会有所收获。

  CUBING好处还在于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检具,可以自由设计检查项,所有模块和零部件可以互换。比如说前端,保险杠、前大灯、格栅、翼子板和前发动机罩,在模块和实物零部件之间可以任意互换,这是任何一种检具都无法做到的。而单纯使用三坐标,根本也是难以完成的任务,特别是那种直观的效果。由自由设计检查项延伸开来,就是CUBING理论上可以任意切割,这就决定了它的成本可视预算而定。预算多的时候可以做个完整的,象真车一样,就象是一个全铝车身;预算少的时候,也可以只做前端和后端,内模型暂时不做,并且没有匹配关系的地方可以挖空,节省铝就是节省材料,同时也节省加工时间,从而节省成本。

  目前国内有些供应商在尝试做,部分零件的制作应该没有问题了。但是总体来讲可能技术还不大成熟。其诞生于德国,兴盛于意大利,后被日韩引进。

  有了CUBING这个利器,我希望中国的汽车再也不要犯那些外观上的低级错误。那些错误现在想想都叫人心痛。由此造成品牌的损失,真的是不值得。不过反过来想想,没有使用功能主模型的公司,能够把车造得协调均匀,真得很了不起,他们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努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