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萨马伯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程百科 » 正文

工业节能市场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3 03:02:00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56    评论:0
导读

  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支持政策,以及加快出台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相关配套政策。  (1)要求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阶梯

  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支持政策,以及加快出台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相关配套政策。

  (1)要求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和价格政策;改革垃圾处理费收费方式;积极落实

  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2)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在6 月中旬前

  出台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要对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给予支持;因此一系列经济扶持政策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推广与落实将将助推工业节能发展。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其中余热利用和电机变频调速节能是工业节能的两大重要途径,因此节能设备供应商将受益行业加速发展。余热锅炉领域依次推荐海陆重工、荣信股份;建议关注:川润股份、华光股份;热泵(溴冷机)领域推荐双良股份、烟台冰轮;变频器领域推荐:合康变频、荣信股份、九洲电气,建议关注:智光电气、国电南自、英威腾、科陆电子;同时建议关注:卧龙电气(节能电机),置信电气(非晶合金变压器)。

  1. 十一五节能压力大 节能减排实行问责制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实行严格问责。“十一五”前四年我国单位GDP 能耗下降14.38%,较“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20%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会议要求各地区按照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的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评价考核;到“十一五”末要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将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根据情节

  给予相应处分。我们认为,由于今年1 季度单位GDP 能耗不降反升3%,接下来9个月实现节能目标的压力增大,这将促使中大型国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同时,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关键年,我们认为十二五规划中会把节能目标责任制编制在内,从而使国企领导人的责任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完全挂钩。

  中央安排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并向快速形成节能减排的项目倾斜,预计工业节能将获加速发展。

  (1)会议要求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中央安排833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以及污染治理等建设,其中工业余热利用和电机变频调速节能都属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2)要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向能直接形成节能减排能力的项目倾斜,尽早下达资金,并尽快形成节能减排能力,电机变频调速和工业余

  热利用都能很快形成节能能力。推动重点能耗领域节能减排,同时对重点能耗企业实现监督管理,节能减排将落到实处。要求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要求加强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管理,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电机

  变频调速和工业余热利用都是对传统系统改造形成节能能力),同时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突出抓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确保形成2000 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因此我们预计大型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将获进一步推进与落实。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并在5 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发布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加大高效节能空调推广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节能汽车、节能电机等产品,5 月底前有关部门要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推广节能灯1.5 亿只以上,东中部地区和有条件的西部地区城市道路照明、

  公共场所、公共机构全部淘汰低效照明产品;因此预计节能产品将获得进一步推广。

  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支持政策,以及加快出台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相关配套政策。

  (1)要求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和价格政策;改革垃圾处理费收费方式;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同时金融机构要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2)会议要求有关部门要在6 月中旬前出台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要对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给予支持;因此一系列经济扶持政策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推广与落实将将助推工业节能发展。

  2. 工业节能空间巨大 电机节能首当其冲

  电机能耗占比高,节能潜力大。我国工业耗电约占耗电总量70%,其中电机耗电占工业耗电的60%-70%,而发电国家工业耗电只占45%左右;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其中电机系统效率比发达国家低约20%-30%。通过对电机变频调速可平均节能30%以上,节能效果显著,电机节能空间巨大。

  变频器是电机变频调速的核心部件,根据测算高压变频器市场潜在规模约810亿元。目前已经配置变频器的高压电机不到10%,根据我们测算,高压变频器潜在市场规模约810 亿元。05-08 年高压变频器复合增长率达46%,预计未来3 年高压变频器复合增长率达45%以上。在高压变频器市场,目前内资品牌占主导地位,将分享行业高速增长。截止07年内资品牌市场占有率达80%,内资企业将充分分享高压变频器行业高速增长。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12 年达190 亿元。2000年至2007 年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年均增长达15%以上,预计将继续保持15%左右的增长,到2012 年国内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容量将达190 亿元。在中低压变频器市场,内资品牌目前市场占有率低,08 年市场份额只有24%,

  未来提升空间大。内资品牌产品的技术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但产品价格较外资品牌低约20%-30%,内资企业将利用其价格和服务优势,逐步蚕食外资品牌市场份额,未来市场提升空间大。

  我们认为,三大驱动因素将进一步促进电机变频调速行业快速发展:

  (1)变频器产品日趋成熟,价格下降显著,企业投资成本降低。

  (2)电机变频调速节能效果显著,企业投资积极性高。目前高压变频器投资回报期一般2-3 年,短则1 年,企业投资改造电机系统积极性高。

  (3)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将促节能降耗。国家对重点能耗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并将节能降耗作为考核目标之一。由于电机能耗占比高,企业将有动力进行电机系统改造,完成节能降耗目标。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电机变频调速节能,预计变频器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我们看好在高压变频器领域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合康变频、九洲电气、荣信股份,建议关注智光电气、卧龙电气、国电南自,以及中低压变频器领域的英威腾、科陆电子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DividePage:NextPage]

  3. 政策助推工业节能 余热利用步入黄金发展期

  结论与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工业余热利用设备行业。随着国家积极推行节能减排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推广与落实,我们预计工业余热利用设备行业将获得加速发展。推荐在余热锅炉设备领域具有技术和品牌优势的海陆重工,荣信股份,建议关注:川润股份、华光股份;推荐在热泵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双良股份,烟台冰轮。有别于大众的认识:我们认为,随着国家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余热利用设备行业将获得加速发展,原因如下:

  (1)工业余热资源丰富,余热资源利用提升空间大。工业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总热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率达60%。目前我国余热资源利用比例低,大型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率约在30%-50%,其他企业则更低,未来余热资源利用提升空间大;

  (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广余热利用。09 年12 月工信部推出《钢铁企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计划用3 年时间投资超过50 亿元,在全国37 家重点钢铁企业,对82 台烧结机推广实施烧结余热发电技术,降低钢铁企业能耗水平;2010 年4 月2 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实行税收扶持政策。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工业余热利用的推广。

  (3)08 年国内余热锅炉企业销售额约34 亿元,未来5 年国内余热锅炉市场容量将达280 亿元,国际市场约400 亿元,市场前景广阔。余热发电技术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如钢铁行业氧气转炉余热发电、烧结余热发电,焦化行业干熄焦余热发电、水泥行业低温余热发电,以及其他行业等多种余热发电形式。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预计未来5 年国内余热锅炉市场投资将高达280 亿元;此外国内企业已经成

  功开拓国际市场,预计国际市场容量约达400 亿元,共计约680 亿元,余热锅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4)热泵(溴冷机)是工业低温余热利用的首选设备,目前水源热泵市场容量约18 亿元,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20%-30%左右的行业增长。热泵和溴冷机系统用于回收工业低温余热(如电厂循环冷凝水余热);也可民用,利用低温余热为民用建筑提供制冷或供热。热泵(溴冷机)系统将显著提高低温余热的能源利用效率,市场应用领域广,未来前景广阔。

  (5)这次国务院通知中明确将推进余热余压差别上网电价,这将大大提高余热余压利用的经济性。

  股价表现催化剂:企业订单增长得到验证,出台进一步节能减排支持政策。

  nload="javascript:if(>500)=500" align=center border=0>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4008059号